当前位置:首页 > 科协文件

关于印发《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8-20 15:26:01 | 来源:商洛市科协 | 作者: | 浏览量:46439

商市科协发﹝2015﹞33号

关于印发《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科协:

      《商洛市科协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实施方案》已经主席办公会研究决定,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5年8月19日

 

商洛市科协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农村科普示范体系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本领,加快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市科协决定2015年至2018年在全市开展新一轮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 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内容

2015年至2018年,每年在全市开展创建科普示范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带头人,科普示范农技协,科普示范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

      二、创建标准

    (一)科普示范镇

      1、镇党委、政府重视科普工作,将科普工作列入党政重要议事日程。党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两次科普工作,制定科普工作年度计划,并安排一定的科普经费投入。有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科普工作,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2、科普组织体系健全。成立有镇科普协会,并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建有镇科普活动站、科技培训室和一定的科普设施,镇辖区内所有村均建有“一站一栏一员”。

      3、结合特色优势产业和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相当规模的产业协会3-5个,建有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科普示范基地、园区2-3个。

      4、能够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宣传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科学意识、节能意识、环保意识。结合农时季节及县、区的统一部署,每年组织两次以上重点面向农民的科普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民实用技能培训不少于4次。

      5、科普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反科学、伪科学、邪教以及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农民群众、农村青少年学科技、用科技的风气浓厚,在当地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科普工作对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有效发挥。

     (二)科普示范村

       1、建有科普宣传栏,科普活动室、配备有科普宣传员,有村级科普协会组织。

       2、村上有年度科普工作计划和培训任务,不定期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科技培训、技术服务等活动 。

       3、“一村一品”和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个以上。

       4、村民的文明意识和科学素质普遍较高,村内无邪教、封建迷信及其它反科学、伪科学等现象存在,村风村貌和科普氛围良好。违法、违纪案件为零。

       (三)科普示范带头人

         1、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学习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实用技术方面表现突出,社会形象好、群众认可度高。

         2、具有奉献精神,热心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

         3、依靠科技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得到当地农民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开展农村科普工作连续3年以上。

        (四)科普示范农技协

        1、经社团管理部门依法登记、在农村科普工作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镇级以下(含镇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2、组织机构健全、产权明晰、遵纪守法、管理规范。

        3、会员农户在100户以上,拥有一项或多项适用技术,在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协会管理方面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4、成立3年以上,具有较强的持续发展能力,会员年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农民年均纯收入20%以上。

        5、致力于农村科普事业,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崇尚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成效显著,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五)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1、示范带动作用强,规模较大,辐射范围广。

        2、基地主导产业科技含量高,技术新,重点是推广和发展节约型农业技术、健康养殖、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技术。

        3、有明确的科普工作规划和任务目标,有科普宣传栏和固定的科普活动场所;

        4、常年开展面向农民的科普讲座、展览,科技培训、咨询等科普活动。年开展活动的时间在100天以上,受益群众1000人次以上。

        5、在发展特色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推广农村实用技术等方面成效显著。

        三、实施办法及要求

        每年初,县(区)科协选择、培育示范典型;年中由各县(区)科协对创建单位进行督查检查,引导创建单位和个人依据创建标准开展活动,及时总结推广创建活动经验,推动创建活动扎实有序开展。11月底前,由各县(区)对创建单位和个人进行检查验收,对达到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填写推荐表报送市科协。市科协在年底前对推荐单位和个人进行考察,考察合格后,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择优予以表彰奖励,并联合财政部门推荐其参加国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评选表彰。

        各县(区)要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典型时,扩大创建工作影响;要注意点面结合,扩大创建工作覆盖面;要将创建活动与商洛特色农业“八大件”、生态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相结合,发挥科普示范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善于总结在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经验,适时予以宣传。

附件1:

       商洛市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创建单位推荐表

 

创建单位名称

 

地址

 

邮编

 

负责人

 

联系方式

 

科普工作

情况及成效

 

 

 

 

 

 

 

 

 

 

 

 

 

 

 

 

 

 

 

 

 

推荐

单位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科协

审核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附件2

商洛市科普示范“五创一带”活动创建个人推荐表

 

姓  名

 

地址

 

联系方式

 

科普

工作

先进

事迹

 

 

 

 

 

 

 

 

 

 

 

 

 

 

 

 

 

 

 

 

 

推荐

单位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

市科协

审核

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