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
商市科协字[2014]03号
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
关于市级学(协)会工作指导任务的通知
市直各学(协)会:
为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市委三届三次全会精神,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经市科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对市级学(协)会实行“任务指导、鼓励创新、自行申报、综合评定、表彰奖励”的管理方法,促进学(协)会工作的创新发展。根据市科协2014年工作要点,按照“三服务一加强”的要求,现提出2014年度市级学(协)会工作指导任务如下:
一、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积极建言献策。
1、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组织会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每年举办有针对性的学术交流和研讨1――2次,形成意见和建议,建言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积极组织会员撰写论文,申报参加2013-2014年商洛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活动,每个学(协)会征集申报自然科学学术论文不少于5篇。
3、积极组织会员和科技人员参与“学术金秋”、“中国科协会员日”和市内外举办的各类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并做好活动项目申报推荐和实施工作。争取参与较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和论坛活动。
4、积极参与围绕实施商丹一体化、农业生态园建设、丹江沿线美化绿化等开展跨行业、跨领域的生态文明建设学术交流研讨会,征集论文,开展研讨。
二、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活动
1、组织会员和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之春”宣传月、全国科普日,以及体现行业特色的大型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持续开展科技下乡、科普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经常性科普服务活动。
2、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农业、“一村一品”和主导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开展多主体、联合协作的技术培训、示范指导和科普为农服务等为主体的“送技术、送科普知识”活动,全年组织培训200人次。
3、围绕挂靠单位联乡包扶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技协、产业基地或园区等开展“联村送科技”活动,切实做好选择项目、组织实施和总结评比等工作,促进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加强学(协)会自身建设
1、加强组织建设。按期换届,定期召开常务或理事会。吸纳新学员,不断壮大学(协)会组织。建立健全会员档案,提高管理水平。
2、促进学(协)会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做到年初有计划、半年和年终有总结,并及时反映日常工作情况,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与监督。
3、积极组织开展“四个一”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召开一次学会理事会,开展一次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举办一次寓教于乐的文体比赛或联谊活动),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4、积极组织实施省、市“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活动项目。创新发展,主动争取,完成活动项目设置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申报参加评选,打造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内部管理规范的示范性学会。
5、积极开展对行业科技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重视参加并开展行业培训、学科进修深造,以及内联外引、交流、联谊、考察活动,扩大境内外合作交往,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学科水平。年培训科技工作者不少于200人次。
6、建立健全和实施学会联系会员制度,定期听取会员的意见建议,帮助会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学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成员每人至少联系2名会员。
四、推进学会改革,务实创新促发展,进一步增强学会服务能力
1、着力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其它组织的联合和协作,积极争取中、省对口学(协)会来商开展活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扩展学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技支持与公益服务。
2、积极发挥学会和科技人员在科技奖励、科技评价、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自觉承担政府转移职能,推动社会管理创新。不断适应科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创办新的社会服务项目。认真总结推广学会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的新经验,探索、巩固和拓展学会发展空间。
3、积极加强与农村科普组织和乡土人才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农村科普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帮助、引导农村科普组织科学规范化发展。
五、加大宣传表彰力度
1、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创造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气氛。切实做好中、省宣传举荐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工作。积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努力为人才培养、脱颖而出、科技创新、发挥作用等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2、加强学(协)会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反映学(协)会工作动态,利用报刊、电视,以及行业、科协网站,宣传学(协)会工作,不断提高学(协)会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年度报送市科协网站工作信息不少于10条。
3、积极创办科技工作者建议、学会会刊、简报等刊物,及时发布学(协)会工作、学术论文、新科技、新技术动态。
商洛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4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