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交流

做强设施蔬菜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发布时间:2012-04-19 11:20:28 | 来源:商南县科协 | 作者:齐传成 | 浏览量:81421

做强设施蔬菜产业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关于对商南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

陕西省商南县科协齐传成  高级农艺师刘兴才

 

          商南县始终站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高度,把“菜篮子”工程建设作为稳定市场物价、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组织实施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菜篮子”工程,构建了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相结合、精细菜和大路菜相结合、产业基地与大户生产相结合的“菜篮子”工程实施格局,菜篮子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8年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以来,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设施蔬菜发展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印发了《商南县大棚蔬菜生产项目实施方案》、《商南县大棚菜生产技术培训方案》,县政府还将蔬菜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目标考核任务之中,通过三年多努力实施,全县设施蔬菜有了突破性发展,全县上下发展势头快速推进。

          一、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1、发展面积与规模。商南县人口23.6万人,耕耕地面积24万亩,蔬菜种植面积3.2万亩,设施蔬菜主要以塑料大棚菜为主,经过四年多努力,累计在全县13个镇26个村发展设施蔬菜大棚2883个面积2216亩,其中日光温室66栋214亩,纯镀锌钢管469个462亩,钢混结构56个40亩,钢竹复合型462个面积360亩,竹木结构1830个1140亩。虽然按历年发展累计面积设施蔬菜有2216亩,但由于种种原因,棚建成后又被拆毁,特别是竹木结构基本全部拆毁。截止目前,只有6个镇7个村的日光温室、纯镀锌钢管、混合材料结构和少量竹木结构的大棚保留下来,面积约716亩,主要分布在富水镇王家庄村、试马镇郭垭村,过凤楼镇徐家店村、赵川镇前川村、青山镇上河村、清油河镇杨桥村、清油街村、金丝峡镇梁家湾村。

         2、蔬菜效益。富水王家庄村蔬菜产业已形成规模,成为我县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设施蔬菜实现突破性发展,全村发展蔬菜260户450亩,其中发展设施蔬菜210亩,日光温室7栋10亩,纯镀锌钢管大棚型200个200亩, 2011年全村经济收入1000万元,其中蔬菜收入650万元,人均蔬菜收入35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59.8%。全县蔬菜年产量8.7万吨,年产值14120万元,全县342户蔬菜种植户将种植蔬菜作为增加收入主要途径,依靠设施蔬菜发家致富,年设施蔬菜平均亩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是种粮食收入的7-10倍。

         3、特色蔬菜发展状况。县农业局2008年在海拔1200米的十里坪镇碾子坪村试种秋甘蓝,获得成功,经过四年发展,今年高山甘蓝种植1000亩,平均亩产在5000斤以上。2010年,县农业局从山阳县引进九眼莲,在试马镇红庙村建立莲鱼种养示范园100亩,填补了我县莲菜市场空缺,平均亩产鲜莲菜4000斤左右,亩收入8000元,获得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按照试马“三位一体”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整体规划,莲菜基地将发展到1000亩,建成种植、养殖、加工、观光休闲于一体农业示范园区。

          二、存在问题

          1、土地制约,设施蔬菜规模小。我县属于浅山丘陵山区,平地只占现有耕地的三分之一,有水源的平地更是很少,自从实行土地承包以来,平地都是人人有份,家家一绺,这种生产现现状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发展,要快速大规模发展设施蔬菜必须做到集中连片种植,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很多农民对土地流转期望价值过高,惜地意识强烈,不愿轻易流转出去,严重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发展。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小,产量少,不能满足本县市场需求,全县65%的蔬菜靠外调。

          2、品种选择不对路。优良品种价格贵,菜农不愿买,生产中种植一般品种,品质差,产量低,抗病、抗灾能力差。长期栽培单一品种,带来多用肥、药的问题,更易引起病虫害发生和轮作倒茬困难,造成连作障碍难以解决。

          3、茬口安排不合理。目前,菜农主抓早春茬,且栽培品种以黄瓜、西红柿、洋芋、春甘蓝为主。秋延迟、越冬茬很少,本地春节上市蔬菜几乎为零,主要以外调菜为主,导致菜价居高不下,而早春菜出现价低买难问题。

          4、技术管理粗放。设施蔬菜生产技术要求较高,特别是日光温室,尤其对茬口、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温光气调技术要求严格。许多新发展的设施蔬菜区,农民长期种植粮食作物,未能完全掌握设施蔬菜生产相应的栽培技术。有的是边干边学,管理粗放,缺乏有效抗御冬春季低温、高湿、寡照,病虫害等不利因素的措施,导致整棚整棚的种植失败,没有经济收入,设施栽培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调查中,清油河镇两家种植大户,新建日光温室,茬口安排不合理,育苗晚,进棚定植迟,受低温影响,植株生长慢,不结果,病虫害严重,损失惨重。

          5、水利设施跟不上。发展设施蔬菜水是先决条件,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蔬菜大棚建起来了,但没有机井,没有引水渠,无水灌溉;有的地方虽然有机井,但不能长时间工作,满足不了需求。

          6、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受传统种植的影响,许多菜农对农业标准化还不够了解,很少按照标准化生产和执行采收标准、分级标准、包装标准、贮运标准。由于不按照标准生产,化肥、农药用量多,虽然产量高,但产品品质差,质量安全隐患多,设施内作业环境恶化。

          7、产业升级内在动力不足。目前已有社会资本投入到设施蔬菜建设中,有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阶段设施蔬菜分散经营为主的格局,决定了经营主体是广大农民。设施蔬菜资本投入大,受自然灾害等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农民不愿意也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投入到设施建设中,而大棚配套的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加温系统、电力系统的投入,仍然依靠国家财政补助,从而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

          8、政府扶持政策有待充实提高

         三、设施蔬菜发展建议

         1、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规模化种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改善,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大,我县现有蔬菜产量远不能满足全县人民的需求,有的蔬菜价格仍然很高,为此,今后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气候、土壤适宜,交通便利、水电路基础设施好的乡村,建设高标准、高质量、耐使用的大棚,加快设施蔬菜发展,扩大种植面积,力争到2015年实现设施蔬菜发展突破2000亩。针对我县土地经营状况,加快土地流转,鼓励扶持生产大户、企业承包土地,集中连片种植,规模化生产。特别是在交通便捷的312国道沿线镇村,采取“连片开发,整体推进”,逐步做强区域特色,打造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规模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依靠规模带动大市场、大产业、高效益,进一步丰富全县人民的菜篮子。

         2、选择优良对路品种。因茬、因棚、因时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日光温室、早春大棚要选择耐低温、耐弱光,对低温、光照反应迟钝,抗病强、价格高的好品种,对露地种植,秋延迟种植可选择喜光、耐高温的抗病良种。

         3、合理安排茬口,提高大棚复种指数和种植效益。因地制宜,合理选择种植茬口,由一茬变为二到三茬,即冬前9月上旬种一季芹菜、油麦菜、茼蒿、菠菜、裁汰、大蒜苗或四季葱;早春3月下旬主种一季精细菜,以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西葫芦等为主;早春茬收获后再重一季秋延后黄瓜、西红柿、豆角、豇豆、夏白菜、莴苣、油麦菜等。冬季日光温室和晚秋延迟茬口,辣子、茄子、西红柿7月份育苗,9月中旬定植,黄瓜9月初育苗,10月初定植,大株挂果越冬,防止低温不长,保证春节产品上市,提高效益,满足市场供应。

         4、坚持科学管理。一要根据我县设施蔬菜栽培的条件,因地制宜做好优良品种的引进筛选。二要把好育苗关,日光温室越冬种植辣子、茄子、西红柿7月上旬育苗,黄瓜9月初育苗。早春大拱棚辣椒、茄子、西红柿12月底元月初育苗,西葫芦、黄瓜2月中旬育苗,以阳畦育苗为主,营养土按粪、肥土3:1比例,低温寒流天要增设电热丝加温,加盖草帘保温。三要把握好定植时间,越冬日光温室9月上旬定植,早春大棚3月20日前后定植,黄瓜可比西红柿、辣子、茄子晚5-10天定植。四是菜定植后要勤揭盖、勤通风、勤防寒、勤浇水,确保菜苗不受寒流低温影响。五要开展新品种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采用抗病、高产、优质良种,立体栽培,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及轮作栽培模式。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施肥技术,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减少土传病的危害,保持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

        5、加强对发展设施蔬菜从业者的培训和指导。目前,设施蔬菜生产者大多数科技素质较低,已成为影响设施蔬菜整体水平提高的“瓶颈”,因此要加强对现有设施蔬菜种植大户的培训和指导。通过培训,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和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保证每个镇有1名技术骨干,每个生产基地有1—2名技术员,确保菜农科学种植,科学管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把农民培育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种植设施蔬菜主力军。

         6、增强设施蔬菜主体经营能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化程度,是增强设施蔬菜主体经营能力、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设施蔬菜相对集中的地区逐步建立农民合作组织,通过典型带动、资金扶持、培训合作带头人等措施,引导设施农业经营户组建合作社,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开展技术、生产资料采购、农艺管理、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合作,提高设施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经营水平,切实解决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生产地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紧密利益共同体。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缓解设施蔬菜小生产很难与大市场、大流通对接的矛盾。

         7、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在抓好蔬菜生产的同时,注重农产品销售市场建设。在设施蔬菜种植成规模的村镇,。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信息站作用,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供求信息与价格行情,打开销路,避免出现产品积压、价格下跌、增产不增收、菜贱伤农的现象。

         8、充实完善政府扶持政策,巩固已发展的设施蔬菜面积。目前,我县对新发展的大棚,经农业部门实地丈量验收合格后,按面积一次性将补贴兑付给农民管三年,不利于巩固老棚。当菜农拿到补贴后,有的只种一年菜,第二年老棚不建,只重视建新棚,不重视老棚的利用。建议今后政府可对老棚每年再拿出100—200元扶持鼓励。确保大棚建一亩成一亩,逐步扩大巩固,发挥更大的效益,避免出现毁棚、闲置棚、撂荒棚等浪费现象的发生。加大设施蔬菜建棚投资扶持力度,建设耐用高标准纯钢架大棚,完善灌溉配套设施,建立蔬菜储藏气调库,满足菜农旺储淡销的市场调节机制,确保设施蔬菜高投入、高效益实现,才能保证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

 

 

 

 

 

                     201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