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首次对科学素质进行了明确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纲要》分别提出了长远、中期和近期目标。长远目标为到本世纪中叶使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水平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近期目标提出到2010年和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水平的总体目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水平整体偏低、城乡差距明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资源投入有限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纲要》只能把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最重要、影响最大、最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以及领导班干部和公务员作为今后五年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人群,进而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