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人才库

王根宪的核桃情缘

发布时间:2020-04-09 16:26:56 | |  | 浏览量:14757


王根宪:核桃情缘 

生平简历

 

我于1956年7月出生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城西陈塬办事处上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六人,本人排于老三。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贫寒,人口众多,加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当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饱经了苦难贫困生活的煎熬和考验。幼年时,割过草、放过牛、拾过柴、经常帮家里干家务活。七岁入学,先后在商县陈塬公社上河小学和商县中学上小学、初中和高中。1973年高中毕业后回原籍参加生产队劳动,当上了农民。期间正值农业学大寨运动的高潮期,修过“大寨田”、参加过“农田基建队”、到过邻村当过“场长”、修过南秦水库、在商县熊耳山煤矿当了两年多的井下挖煤副业工。亲身经历了农村、农民生活的艰辛和疾苦。正是有这样的经历,使我锻炼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商洛农校林果专业就读(工作后参加了西北林学院林学专业学习)。198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商洛市核桃研究所工作近40年之久,曾在市核桃研究所所属高河核桃良种场和石门核桃科研点工作6年。先后任晋升为助理工程师、工程师,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7年底延期一年半退休。退休后,接受组织的安排,担任商洛市老科协副会长兼法人,从事老科协管理和科技普及工作。同时受聘于商洛盛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秦丰公司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未来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涉农企业技术总监,致力于美国红仁核桃引进研究、核桃无公害高效专用肥和无机—有机专用肥的研发与推广工作,继续夜以继日的为核桃事业奋斗至今。


核桃情怀

核桃是商洛的历史悠久的传统经济林产业,遍及全市六县一区的所有镇办和村组,群众也有传统的生产经营习惯,其收入是山区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我在校学的是林果专业,对核桃这一树种有特殊的感情。1980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商洛市核桃(林业)研究所工作,专职从事核桃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使我有了用武之地。自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暗下决心,立志在核桃事业上要有所作为。工作期间及退休后的40多年里,我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到了核桃事业上。

为了掌握国内外核桃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先后走遍了全国全国23个省市的60多个市县的核桃产区;考察了全国40多个核桃科研、教学、生产单位,拜访了国内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30次参加了国、省有关核桃行业的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应邀赴新疆、甘肃、云南、贵州、湖北、河南、四川及本省杨凌、西安、铜川、渭南、汉中、咸阳、宝鸡、榆林等省内外有关单位作学术报告及技术培训工作。这些活动,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加了友谊,对自己的成长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核桃科研工作的对象在农村,在山区,在田间地头,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在长期而平凡的科研工作岗位中,经历的许多艰辛往事,使我现在仍记忆犹新,永远难于忘怀。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探索我市核桃分布的最高海拔高度,我和同事先后10余天奔波于秦岭高山峻岭间。一天在洛南北部驾鹿乡火龙关深山密林中调查时,不经意间遇到了一条大蛇吊在树枝上,挡住了我们前行的道路,险些被蛇咬伤,吓的我们毛骨悚然。一次在柞水营盘老林开展核桃优树考察时,徒步爬行近2小时,刚走到树下时准备工作时,突然天上乌云密布,霎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这里无任何遮风避雨之地,使人顿时变成了落水鸡!当雨过返回后,引起感冒发烧,一周后才慢慢痊愈。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商州杨峪河开展核桃嫁接试验时,一不留神利刀将手划破,鲜血流淌,疼的我直掉眼泪,简单包扎后继续工作,引起伤口感染,一个月后伤口才慢慢愈合。还有一次在洛南县石门镇桥河村核桃科研试验点开展温床嫁接试验,用木炭作为热源,夜间长时间蹲守观察,不幸引起煤气中毒,多亏同事发现后,及时救治才脱离生命危险……。这样的事情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在长期的核桃科研工作中,既有事业成功后的高兴和喜悦,也曾有遇到过许多艰难和险阻,甚至也有过痛心和失落,但我几十年如一日,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都用到了核桃科研事业上,始终以科学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刻苦钻研,勇于实践,不断探索竭尽全力,矢志不渝,初衷不改。为商洛乃至我省核桃事业的振兴和发展做出了一些应有贡献。


持之以恒

参加工作及退休后的几十年间,始终致力于核桃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基层,在田间地头,通过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从而有的放矢的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为了核桃事业,走遍了商洛市的山山水水沟沟叉叉,到处留下了足迹和汗水。不管是做项目,搞推广,还是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都尽心尽力,追求完美,不留遗憾。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的历练,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同行专家的认可。

2006年8月,应邀参加了有中外著名核桃专家参加的陇南市良种核桃主栽品种评定会议;2008年9月,参加了中国云南首届中国核桃大会;2009年参加了中国干果协会在新疆阿克苏召开的全国学术研讨会,2017年组团专程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进行核桃专题考察等等。“十一五”以来,经全国首席核桃专家、中国林科院裴东研究员等同行专家的推荐,加入全国核桃科研协作组,成为国家核桃团队的一员,与国内一流同行专家们在一起研究攻克核桃有关技术难题。这些学术活动的参加,使我的知识面更加开阔。

由于本人取得了一些成绩,各级组织和学术团体也给予了不少荣誉。先后当选为中国经济林协会核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会员、全国核桃科研协作组专家组成员、省林业厅核桃基地领导小组成员,省核桃产业战略联盟专家组成员和商洛市林学会及核桃产业协会副理事长。先后被省政府批准为“三五人才”人选、被市政府批准为“十百千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先后获“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干果突出贡献人物”、商洛市“突出贡献奖”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同时被省委组织部和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聘为“陕西省农业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被省科技厅聘为“陕西省秦巴地区核桃产业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被省林业厅聘为“省核桃专家服务团特聘专家”、被省林业产业协会聘为特聘专家。逐步成长为一名核桃专家。曾经有人在《陕西科技报》撰文,介绍我省核桃产业发展时,说我与时任黄龙县核桃局局长的高尚峰同志为“北高”、“南王”,也有不少人诙谐而亲切地叫我“核桃王”。体现了社会各界对我做的工作的肯定。作为一名基层的核桃科技工作者,走到这一步,我觉得十分欣慰和自豪。

我数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为核桃事业努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各级组织也给予了我很多荣誉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深知,除个人努力外,与各级领导的关心培养、同志们的支持和配合是分不开的。商洛市委、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多年在春节来临之际,对我进行慰问和鼓励,使我进一步增强了干好核桃科研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点滴成就

 

作为长期从事核桃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先后主持国、省科技项目16个,10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科技奖励。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二、三等奖各3项,市、厅级奖9项。

为了改变我商洛传统核桃结果晚、见效慢的现状,先后从国内外引进了40多个核桃新品种,筛选出最适合商洛发展的7个主栽品种;研究了早实核桃丰产配套栽培技术,并在全市和相邻地区大力推广,从而改写了我市无早实核桃良种的历史。

用12年的研究,成功研制了“核桃自控电热温床嫁接育苗技术”,解决了这一国内嫁接繁育技术难题,累计生产嫁接苗2000多万株,推广到全国14个省市200多个生产科研单位和数百个专业户。

参与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核桃增产潜势技术创新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我市洛南建立了国家级品种区试园,收集国内外品种资源40多个,为我国新品种选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主持完成了“核桃无公害高效专用肥研究”项目,研究出适于我省秦巴、渭北核桃产区的专用肥配方,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与洛南秦丰化工有限公司协作,建立了年产10万吨核桃专用肥生产线,推广面积达到50多万亩,达到了全省市级的全覆盖,实现了科研与企业的共赢。

主持制定的《核桃标准综合体》,规范了核桃生产经营的各个技术环节,已于2016年发布实施,对于有效指导核桃生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指导商洛盛大公司从美国加州引进的红仁核桃项目取得成功。因其资源稀有,种皮鲜红,特色鲜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定。已通过了陕西省林木种苗审定委员会新品种审定。2019年4月,省委书记胡和平同志来商洛调研时给予了高度肯定,他对陪同调研的省市县领导说:“红仁核桃形象好、颜色好、营养好,是三好产品,全省应该大力推广”。为丰富我国核桃品种资源,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发挥特色品种优势做出了贡献。

在开展核桃科研的同时,始终把技术推广与农村扶贫有机结合起来,大大促进了核桃研究成果的转化。先后赴基层为农民培训技术300多场次,受训人达5万人次。连续20多年自己投资兴办了核桃嫁接示范苗圃,指导周边数十户群众开展嫁接育苗工作,使贫困户增加收入,达到了脱贫致富。在本人示范引领下,全市共有300余农民开展核桃育苗,并受聘于省内外30多家单位和个人进行技术指导或承包育苗,累计收入可达到千万元以上。先后多次为贫困户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核桃良种苗,嫁接修剪工具和1.05万元义款,充分体现了一名科技工作者情系贫困户的拳拳之心。

几十年来,紧密结合自身业务,撰写并在国家、省级专业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编写(参编)出版了专著或科普书籍5本,编写技术资料30余册,计200多万字。这些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核桃产业的科技进步。

 

夕阳余热

 

时光荏苒,岁月如流,转眼间于2016年7月已年逾花甲,达到退休年龄。由于长期超负荷的艰苦的工作,身体也患上了不少疾病。本应与其它老同志一样,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享受天伦之乐,颐养天年。但是领导和同志们的真诚挽留及强烈的事业心,驱使我毅然决然留在核桃工作岗位上,继续为商洛核桃事业奔波。直至2018年春才离开了单位。

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但每天的的工作排的满满当当的,仍然不时为单位做项目、指导年轻人、赴外地学术交流,深入核桃生产一线进行技术培训,夜以继日的为核桃事业默默无闻的奉献。近几年来,先后15多次参加了国家和省上举办的学术研讨会、项目工作会、科技项目评审会及技术考察活动等;10多次赴外地及本市有关县区作技术报告;30多次赴全市核桃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培训活动20多场次,当面或电话、信函接受省内外技术人员或果农技术咨询300多次,受到了果农及基层同志的好评。

我花费了大量心血,代表原单位主持完成了《核桃丰产栽培技术规范》、项目的结题验收、项目评审等工作。还接受洛南盛大实业有限公司、秦丰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智源食品公司、丹凤未来牧业公司、商洛岚飞琦公司等多家涉农企业的邀请,进行全程指导和技术服务工作。

我不仅在核桃科研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还积极参与了众多的社会活动。连续三届当选为商洛市政协常委,先后兼任商洛市科协副主席、市林学会和核桃产业协会副理事长、民建市商洛市委会综合支部主委和监督委员会主任、商洛市老科协副会长兼法人等社会职务。虽然兼职多了,工作更忙了,但对从事的核桃科研工作从未间断,反而更加勤奋和努力了。经常利用政协委员、民建会员、科协副主席及老科协副会长的身份优势,竭尽全力做一些有益的社会工作,受到各级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称赞。不管什么兼职,在何种场合,他都为核桃大声疾呼,谏言献策,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当选为市政协委员和常委后,还时刻不忘广泛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经济建设建言献策。曾150多次参加市政协的全委会、常委会、座谈会及调研、视察、活动,先后写出8份重点调研材料,递交政协提案40余件,均得到了市政府有关部门的答复办理,解决了有关问题。特别是2008年在市政协二届二次会议上,提交的《关于尽快打通商州路的提案》被确定为一号提案,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督办,经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努力奋战,已于2008年底前顺利贯通,扩大了城市框架,方便了市民出行。先后7次被市政协评为优秀委员和先进提案工作者。在林学会工作中,他与其他同志一道,按照学会的特点与性质,围绕林业中心工作,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活动。曾10多次举办优秀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在市老科协工作期间,全程参与了老科协的日常管理和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市老科协工作受到了省老科协和市委领导的肯定,2019年商洛市老科协被省老科协评为先进单位,本人也被评为优秀老科技工作者。

回忆起我的人生历程,从我的孩提时代、学生时期、到参加工作后的经历无不与核桃密切相关。我的事业是核桃,我的进步来源核桃,我取得的成绩归功于核桃,我对核桃具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我一生与核桃难分难舍。虽然我为核桃事业也付出了许多艰辛和汗水,核桃也为我赢得了成绩和荣誉,更为我带来了无尽的幸福和欢乐!